在线视频精品免费,黄色视频天堂,亚洲自拍三级片

校企合作动态

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改革试点项目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01

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项目名称:   产教融合改革试点项目                                   

申报单位:   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项目主持人:  陈国凤                                             

院校项目主持人:  谭金凤                           

合作院校: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依托专业/专业群:    酒店管理专业群      

                      

 

 

 

 

 

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


一、项目主持人/专业群基本情况

(一) 企业项目主持人情况

姓名

陈国凤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01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行政人力总监

手机

13925896777

职业技能证书

高级技师

联系电话

13925896777

邮箱

2355519560@ qq.com

QQ

2355519560

主持人简介

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合伙人兼行政人力总监

伯顿餐饮学院院长

国家一级服务技师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学徒制企业导师

 

(二)企业团队结构情况

项目主要成员

姓名

职务

项目主要成员

 

陈国凤

企业合伙人兼行政人力总监

叶雪芬

营运部助理经理

黄宗亮

行政副总厨

符翼

营运部楼面部经理

黄丽梅

人力资源部经理

企业导师

麦华宇

广州周沫品牌副总经理

岳兵超

广州周沫品牌行政副总厨

孔德伟

深圳伯顿行政副总厨

庞马连

资深经理

郭财山

资深经理

张浪武

经理

王东来

资深主管

郑炳才

资深主管

马育辉

主管

张嘉旺

主管

马文勇

主管

李丽冕

经理

叶东霞

经理

黄莉

副经理

卢志云

营运部水吧部执行经理

 

(三)院校项目主持人情况

姓名

谭金凤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05

学历

大学

学位

硕士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副院长

手机

13660333433

职业技能证书

餐饮服务技师

联系电话

13660333433

电子信箱

573807372@

qq.com

QQ

573807372

主持人代表性成就

1、主持并结项广东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1

2、主持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3

3、指导广东省高职教育职业技能比赛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4、主持并结题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及教改课题5

5、公开出版专著2部;公开出版教材1

6、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的广东酒店涉外接待项目技能开发专家

7、主持完成酒店管理专业校级品牌建设工作

8、主持一院一特色“酒店管理专业”项目

9、主持校级高水平专业群“酒店管理专业”群

10、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对象

11、全国饭店业校企合作先进工作者

12、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国内访问学者

13、校级优秀专业领军人

14、连续两届校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15、学校第二届优秀青年教师

 

(四)院校团队结构情况

专任教师

职称

姓名

高级职称教师数(3人)

谭金凤    张文 王晓强

中级职称教师数(6人)

胡家夏 陈丽芳 张树清 关惠贞

张彭博 陈晓敏

初级职称教师数(3人)

李林玫 黄智洋 袁晨

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7人)

谭金凤 张树清 王晓强 关惠贞

李林玫 黄智洋 袁晨

双师素质比例教师数(8人)

谭金凤    张文 王晓强  陈丽芳

张树清 关惠贞 陈晓敏 李林玫

 

 

 

 

 

 

二、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以发展西餐为主兼营各国特色餐饮美食的大型饮食服务企业。伯顿为国家注册商标,伯顿经营的品牌有伯顿西餐厅、你好串烧烤、周沫西餐;兄弟品牌有卡朋西餐、卡多多、同煲兄弟等;伯顿集团品牌的分店遍布东莞、深圳、广州、佛山、珠海。拥有连锁分店20多间,拥有员工人数逾千人。

1998年第一间创业店以来,伯顿人凭着对餐饮事业的执着以及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伯顿已经成为广东地区知名西餐品牌,是东莞各镇区消费者的首选餐饮名店。

2020年东莞伯顿西餐厅分别荣获:

广东餐饮十四年“优秀企业”

广东餐饮行业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荣誉“优秀餐饮品牌”

寻味东莞必吃100东莞市餐饮协会东莞地标名店

寻味东莞必吃100东莞市餐饮协会东莞地标美食

寻味东莞必吃100东莞市餐饮协会东莞环球风味美食

寻味东莞必吃100东莞市餐饮协会东莞最佳人气餐厅

广东烹饪协会优秀餐饮品牌

广东广播电视台诚信餐饮单位

东莞市餐饮协会十大金牌名店

东莞市餐饮协会十大金牌名菜

东莞市餐饮协会十大大众品牌

东莞市餐饮协会东莞钻石名菜

伯顿西餐厅每间都体现不同的文化主题,在设计风格上打破传统西餐厅昏暗装潢格调,添加较多的流行元素以新颖时尚的装修特色展现于众,在餐厅功能上结合地域消费群体质素及生活品味提供不同的就餐环境。

伯顿的企业文化是同心同行,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趣味运动会、“篮球大赛”“职安操”“伯顿好声音歌唱大赛”“伯顿员工文艺晚会”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通过每年的综合技能大赛,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创新力。

伯顿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了自己的伯顿学院,旨在提前进行人才的选拔,员工自主学习,自主提升和发展;伯顿学院由企业内部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伯顿学院课程讲师,将丰富的管理经验分享和传承。

 

三、合作院校情况介绍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广州市天河、黄埔、清远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100多亩,规划面积50万平方米,学校全日制在校专科生1万余人。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群最早设立于1993年,有26年的办学历史,专业群精准对接广东重点产业—生活性服务业领域:酒店、饮食、旅游和会展。专业群培养目标满足生活性服务业产业链的各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群建设发展,专业间共融共享,利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历年来为行业输送培养了近8000酒店管理专业群是学校高水平专业群,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院一特色专业,烹调工艺营养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专业群办学质量高,其中酒店管理专业名列全校专业63个专业中第1名,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位列第6名。

27年来酒店管理专业群坚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坚持“安其位、尽其责、持以恒、谋共赢”的工作原则,以“一线定位,博雅教育”为宗旨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硕果累累,立项广东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6项,2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1项省级高职实训基地,11+X证书试点项目;是全国旅游院校最佳校企合作奖、全国饭店业校企合作标杆单位、全国饭店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国家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CETTIC 职业培训认证项目(旅行社计调师、酒店管理师);多年来立项省级市级课题10项,其他科研教改课题数十余项,校级金课2门。

酒店专业群与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合作20年历史,自2008年始开始“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方宾馆、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燕岭大厦等累计培养学生2000余名;2016年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了30余家高质量的境内外校外实训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群共享共融,相互借力健康发展。依托校内外基地,以高水平完成校内重大接待任务9项;“零失误、高质量”完成省市各类重要会议及行业协会活动累计64场。

近年来,专业群通过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增强实训条件和拓展社会服务能力等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19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97.64%,对口率达83.44%,平均薪酬3324/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5%,位列全省上游。2020届截止目前酒店管理专业96.34%,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100%,专业对口率85%,平均薪酬3500/月(包食宿)。毕业生分布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大湾区的旅游服务业发展,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和职业素养好,获得用人单位高度好评。被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和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评价为所有院校毕业生中最优秀的学生。

为保障人才培养,专业群建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的教学团队,曾获“全国旅游院校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酒店管理专业群是连续4年是优秀校企教学团队。专业群教师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11名,企业导师55名,双师型素质和职称结构合理,教师具备各种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较强的社会能力。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师团队,为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学团队坚持“三教”改革,学生教学满意度位列全校所有专业群首位。

 

 

四、产教融合项目合作情况

1.校企双方合作基础夯实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自2000年与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至今20年,期间校企双方一直致力于产教融合,做好高职人才培养效果显著。20年来提供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学在岗培养实训累计 600 余人次。

2.校企合作成果显著

2.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

校企双方不断探索合作模式,以培养行业适用人才为核心,20年来经历了从松散型到紧密型最后到融合型的模式。

2000-2009年期间每年接收学校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学习;2009 年双方签订“订单班”培养协议,成立“伯顿储备干部班”,累计培养学生 192   人。2018 年立项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累计招生 73 人。2019 年立项省级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 2 项,共招生 118 人。20208月立项2020年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2.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2009年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为文化旅游学院捐献校内工作室办公家私一批,价值5万元;2010年为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捐献价值10万的西餐银器、器皿一批,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2018年为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捐款10万元购置相应实训设备;2019-2020年多次安排学生到东莞高训中心进行技能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岗位技术;20206月校企双方立项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208月企业经学校推荐立项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

2.3课程共建

企业成立了伯顿学院,建设了22门网络微课,补充了校内的教学资源匮乏的短板;校内教师建设了10门网络课程并购买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包,以提供企业学徒学校,优劣互补,提升了教学质量。

2.4师资共育

提供 4名专任教师挂职锻炼;组建 13 企业导师团队培养学生;委托学校开展企业横向技术服务项目2项;企业项目负责人被聘为学校客座教授及文化旅游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每年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全程参与高职教育。委托学校完成 2 项技术服务;担任学校教学

3.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具备教育教学条件

公司2019年成立伯顿学院,致力于企业员工培训和职业能力提升,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扎实的师资队伍;网络课程建设与时俱进,融合餐饮业新业态新技术新信息,打造特色课程。持续了11年的校企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的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掌握了高职教育的要求和规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

4.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在餐饮行业地位显著

公司业已拥有强大的营运管理、产品研发、教育训练、物流配送、生产加工、企划推广等完善,全面,专业的系统。集团旗下拥有连锁分店二十余间,拥有员工逾千人,是东莞市消费者满意企业、东莞市“诚信单位”、东莞市百家优秀民营企业、东莞“十大金牌餐馆名店”、杭州餐饮同业会“金牌美食大奖”、广州国际美食节“美食大奖”、国际旅游小姐午餐宴指定接待餐厅、南方都市《最受消费者喜爱西餐名店》、《十全十美》美食评选最受观众喜爱十大金牌名菜等众多荣誉。

5.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保障条件

东莞市高训中心全力支持校企协同育人,常年免费提供高规格的烹调实训基地培养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比赛技术指导,

6.行业协会助力发展

企业是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会员、东莞市餐饮行业协会、东莞市连锁餐饮促进会等会员单位,具备平台建设的条件,能整合地域资源,发挥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项目建设。

7.校企资源互补为产业学院提供保障条件

学校清远二期烹调工艺与营养综合实训中心、酒店实训基地、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学校丰富的课室场地、运动场地等为餐饮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条件;学校有400多名跨学科的专业教师、工匠学院拥有全国劳模、行业工匠大师的师资资源,企业整合行业具备丰富运营实战经验的教师,有效建设产业学院的大师队伍和双师队伍,保障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高质运行。

 

四、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育人为本,创新发展,建设全国餐饮业人才培养摇篮基地,成为中国蓝带餐饮培训学院。打造全国餐饮业大师工作室工程,建成广东省职教城餐饮行业标杆综合实训中心,做好高职教育新人才培养,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建成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为一体的高标准高起点餐饮人才培训基地;推进餐饮管理师“1+X”证书试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立餐饮发展研究中心,研发餐饮新工艺、新流程、新标准,包括“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餐饮的应用技术研;搭建餐饮产业共享平台,构建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服务餐饮企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高度融合。

 

(二)建设思路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实行)》(发改社会【2019590号)工作部署,以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558号)文件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动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推进机制,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多方协同,校企共赢。共同管理、共建平台、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团队、共建基地,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和多方主体参与产业学院建设,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用融合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餐饮产业链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创建孵化创业项目,建立企业导师人才库,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重点建设任务及举措

任务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举措:

1.1做好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储备

组织餐饮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较大范围人才规模需求调研和人才质量需求调研,形成产业转型下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为宗旨,以中基层服务管理岗位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改善为主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服务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餐饮产业学院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探索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依托餐饮产业学院平台,继续深化“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餐饮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采用“1+1+1”学制模式,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二年级到产业学院的企业进行基层工作以及基层管理人员在岗职业技能培养,三年级在产业学院学习中层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运营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自主创业或者到产业学院的企业担任中层管理岗位,全面高质高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鼓励学生学校行业先进技术。

1.2提升产业学院企业员工学历教育

深化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水平,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扎实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

1.3服务行业人才培训

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师资资源、基地资源、课程资源等,深度产教深度融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或者“一带一路”国家的餐饮企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   整合校企资源,开发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发展“互联网+教育培训”,为中基层员工提供服务素养、领导素质、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培训,满足行业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为乡村培养餐饮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组织高水平餐饮行业研讨会,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任务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举措:

2.1产业学院赋能专业建设

注重产业需求导向,注重跨界交叉融合,注重支撑引领,改造升级酒店管理专业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主动布局未来餐饮产业领域战略的人才培养,利用餐饮产业学院的行业协会、各种餐饮业态标杆企业资源优势,赋能专业的建设。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行业和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调整专业群专业结构,完善丰富餐饮产业链的专业设置需求,补充餐饮管理和饮料酒水方面的专业,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2.2整合资源,提升新技术新技能

企业集团的智能中央厨房生产基地,成立餐饮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绿源餐饮管理系统作用,培养专业学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能力和新技术创新能力。向行业企业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

2.3大师引领,打造匠心品牌

发挥学校工匠学院平台优势,校企引进一批行业精英大师,成立大师工作中心,践行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传承精湛工艺,培养工匠精神,炼就5个具有岭南文化和粤菜文化的产品,打造匠心品牌,指导学生比赛,树立学生和员工在全省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地位。

2.4专业职业能力认证

推进与校企合作,通过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制定餐饮服务师、厨政管理师、茶饮调制师等职业能力标准,积极开展国际性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探索”1+X“证书项目,向教育部申报培训认证机构资格;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全面提升专业群和产业学院的影响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任务三: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举措:

3.1构建课程新体系

依托餐饮产业学院平台,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对餐饮行业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整合专业群基础课、核心课、专业技能拓展课、岗位实验实践课,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

3.2校企共建课程

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与产业学院各方企业合作建设视频课、微课、资源共享在线课程等;   开发打造创新型的企业实景运营管理案例视频教学课程,以岗位为模块,分解工作项目,以任务为导向,在企业拍摄一批优质的视频教学课程,同时可以丰富人才培养,也可以推向市场产生经济效益;立足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拍摄餐饮服务技能比赛、烘焙技能比赛培训课程。

3.3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推动教材改革,把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企业生产流程、工作项目开发对接,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活页式教材或者立体化教材5本或以上。

 

 

3.4校企共同考核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重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把餐饮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的核心能力。优化毕业设计环节,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毕业设计由企业导师负责主要指导,鼓励毕业设计转换成企业效益。

 

任务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措施:

4.1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餐饮产业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通过引进餐饮标杆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建成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烹调综合实训实习中心和餐饮培训基地。

4.2校外实训基地

统筹餐饮餐饮学院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建设满足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以上。

任务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5.1实施“三全教育”

完善德技兼修的专业育人机制,鼓励产业学院行业导师参与学院职业专业教育治理,吸引能工巧匠到教学中,狠抓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

5.2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的路径。加大校内教师转型力度,实现团队全员在产业学院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提升育人质量。

5.3打造劳模匠师库

名师引领,建设高水平企业教师队伍,聘请全国行业劳模和大师,建设大师人才库,提升产业学院培训质量。

 

 

 

 

任务六: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措施:

6.1服务区域经济

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深化拓展与粤港澳大湾区餐饮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储备中心、餐饮技术创新中心、餐饮产品推广中心、行业员工培训中心,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学院进村入户,利用广东工匠学院的“现培送岗”项目,提升农民工技能并包保就业,安排用知识和技能服务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6.2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根据产业行业新技术、新发展,积极探索相关课题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新问题。

 

任务七: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措施:

7.1组建产业学院组织机构

成立校企理事会,由学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担任,组建产业学院院长,院长由二级学院院长担任,副院长由企业管理人员担任,下设教学组、外联组、宣传组、财务组等机构。

7.2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责任共担,权利共享、利益共存的共建共管的制度体系。

7.3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产业学院建设保障制度和鼓励政策。

 

(四)预期成效

1.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教融合的培养,学生毕业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标杆餐饮综合培训中心,建成中国蓝带餐饮培训学院;

4.校企联动,建设高水平专业课程,完成10门核心课程等网络课程建设;建设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活页式教材或者立体化教材5本或以上;

5. 组建劳模匠师团队,传承传统饮食文化以及推动粤菜师傅工程项目;

6.制度职业技能标准,申报“1+X”证书项目;

7.团队成员完成人才双向流动;

8.服务区域经济,每年完成不少于500人次行业人才培训;

9.建设餐饮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产业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等;

10.探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培训项目。

(五)产教融合建设三年规划

序号

建设任务

三年规划

202012-202111

202112-202211

202212-202311

1

任务1

创新人才培养

1.1成立伯顿“订单班”,做好1+1+1学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接收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实习生,开展每年3个月以上实习实训累积达60人以上。

1.2做好2019级、2020级新型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工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或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升企业员工学历,培养现代学徒制90人。

1.3立项2021年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

 

1.4继续做好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工作。

1.5服务行业人才培训,完成相关制度。

 

1.6完成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2

任务2

提升专业建设

质量

 

2.1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2契合市场需求,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探索酒水、茶饮类专业。

2.3成立餐饮技术创新中心

2.4制定1个“1+X”(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向教育部申报项目,承担实施认定试点任务。

 

2.5名师引领,打造5种以上标杆产品,形成产业学院品牌

2.6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合作,申报校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项以上。

3

任务3

开发校企合作

课程

3.1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合作,重构高级餐饮管理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课程体系。

3.2完成5门核心技能课的视频课、微课建设。

 

3.3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合作,为立体化教材、活页教材提供素材,校企共编写校级教材累积2项。

3.4完成5门核心课程视频课、微课建设。

3.5立足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拍摄餐饮服务技能比赛、烘焙技能比赛培训课程。

 

3.6立体化或活页式教材5

3.7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合作,为校级金课慕课提供素材累计2项以上。

3.8以产业学院平台完成2022届毕业设计的改革。

4

任务4

打造实习实训

基地

4.1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合作成立培训中心(或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企业大学等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4.2以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校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育人平台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4.3捐赠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教学设备,资助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3年累计投入100万元以上。

 

4.4拓展产业学院中龙头企业5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4.5有效运行综合实训实训中心,完成校内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项目。

5

任务5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5.1完成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双向流动,建设双师双能。

5.2招聘优质企业的德技兼修的能工巧匠,组建师资队伍。

5.3依托工匠学院整合全国餐饮业劳模大师,建设名师工作室。

5.4利用企业资源,成立(前厅、客房、餐饮、厨房等)技能大赛工作室。

 

5.5完成团队40%以上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双向流动,建设“双师双能”教师队伍。

5.6建设劳模匠师人才库(10人以上)。

6

任务6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6.1完成“现培送岗”项目100人次。

6.2产业学院进村1次以上,送教上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6.3依托餐饮技术创新中心,研发5个餐饮产品。

6.4完成产业行业研讨会一次。

 

6.5校企合作横向课题1项。

6.6社会培训400人次。

7

任务7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7.1与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

7.2完成产业学院组织结构建设。

7.3拟写产业学院管理制度。

 

7.4签订合作协议以外的校企双方备忘录或者补充协议。

7.5根据收益项目完成利益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