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举措: 1.1做好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储备 组织餐饮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较大范围人才规模需求调研和人才质量需求调研,形成产业转型下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为宗旨,以中基层服务管理岗位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改善为主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服务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餐饮产业学院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探索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依托餐饮产业学院平台,继续深化“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餐饮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采用“1+1+1”学制模式,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二年级到产业学院的企业进行基层工作以及基层管理人员在岗职业技能培养,三年级在产业学院学习中层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运营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自主创业或者到产业学院的企业担任中层管理岗位,全面高质高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鼓励学生学校行业先进技术。 1.2提升产业学院企业员工学历教育 深化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水平,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扎实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 1.3服务行业人才培训 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师资资源、基地资源、课程资源等,深度产教深度融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或者“一带一路”国家的餐饮企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 整合校企资源,开发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发展“互联网+教育培训”,为中基层员工提供服务素养、领导素质、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培训,满足行业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为乡村培养餐饮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组织高水平餐饮行业研讨会,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任务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举措: 2.1产业学院赋能专业建设 注重产业需求导向,注重跨界交叉融合,注重支撑引领,改造升级酒店管理专业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主动布局未来餐饮产业领域战略的人才培养,利用餐饮产业学院的行业协会、各种餐饮业态标杆企业资源优势,赋能专业的建设。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行业和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调整专业群专业结构,完善丰富餐饮产业链的专业设置需求,补充餐饮管理和饮料酒水方面的专业,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2.2整合资源,提升新技术新技能 企业集团的智能中央厨房生产基地,成立餐饮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绿源餐饮管理系统作用,培养专业学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能力和新技术创新能力。向行业企业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 2.3大师引领,打造匠心品牌 发挥学校工匠学院平台优势,校企引进一批行业精英大师,成立大师工作中心,践行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传承精湛工艺,培养工匠精神,炼就5个具有岭南文化和粤菜文化的产品,打造匠心品牌,指导学生比赛,树立学生和员工在全省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地位。 2.4专业职业能力认证 推进与校企合作,通过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制定餐饮服务师、厨政管理师、茶饮调制师等职业能力标准,积极开展国际性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探索”1+X“证书项目,向教育部申报培训认证机构资格;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全面提升专业群和产业学院的影响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任务三: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举措: 3.1构建课程新体系 依托餐饮产业学院平台,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对餐饮行业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整合专业群基础课、核心课、专业技能拓展课、岗位实验实践课,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 3.2校企共建课程 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与产业学院各方企业合作建设视频课、微课、资源共享在线课程等; 开发打造创新型的企业实景运营管理案例视频教学课程,以岗位为模块,分解工作项目,以任务为导向,在企业拍摄一批优质的视频教学课程,同时可以丰富人才培养,也可以推向市场产生经济效益;立足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拍摄餐饮服务技能比赛、烘焙技能比赛培训课程。 3.3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推动教材改革,把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企业生产流程、工作项目开发对接,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活页式教材或者立体化教材5本或以上。 3.4校企共同考核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重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把餐饮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的核心能力。优化毕业设计环节,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毕业设计由企业导师负责主要指导,鼓励毕业设计转换成企业效益。 任务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措施: 4.1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餐饮产业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通过引进餐饮标杆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建成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烹调综合实训实习中心和餐饮培训基地。 4.2校外实训基地 统筹餐饮餐饮学院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建设满足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以上。 任务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5.1实施“三全教育” 完善德技兼修的专业育人机制,鼓励产业学院行业导师参与学院职业专业教育治理,吸引能工巧匠到教学中,狠抓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 5.2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的路径。加大校内教师转型力度,实现团队全员在产业学院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提升育人质量。 5.3打造劳模匠师库 名师引领,建设高水平企业教师队伍,聘请全国行业劳模和大师,建设大师人才库,提升产业学院培训质量。 任务六: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措施: 6.1服务区域经济 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深化拓展与粤港澳大湾区餐饮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储备中心、餐饮技术创新中心、餐饮产品推广中心、行业员工培训中心,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学院进村入户,利用广东工匠学院的“现培送岗”项目,提升农民工技能并包保就业,安排用知识和技能服务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6.2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根据产业行业新技术、新发展,积极探索相关课题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新问题。 任务七: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措施: 7.1组建产业学院组织机构 成立校企理事会,由学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担任,组建产业学院院长,院长由二级学院院长担任,副院长由企业管理人员担任,下设教学组、外联组、宣传组、财务组等机构。 7.2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责任共担,权利共享、利益共存的共建共管的制度体系。 7.3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产业学院建设保障制度和鼓励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