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免费,黄色视频天堂,亚洲自拍三级片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独具特色的文创作品引起央视关注,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创新培养模式

发布日期:2018-03-23 浏览次数:

设立“工匠学院”将劳模和工匠请入校园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公益文创产品设计。校方供图

■南粤工情

近日,由名嘴白岩松主持的央视《新闻周刊》有一期节目名为《教育:公平+质量》,该节目认为,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发展职业教育同样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工作重点。节目对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简称“南华”)进行了时长1分多钟的报道,对以南华为代表的广东职业教育进行了肯定。“资金倾斜、就业保障,以相对少的投入更大程度提升社会教育水平,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或许算得上是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现的一个例证。”该节目称。

一所普通的职业院校,为何进入了央视视野,并得到充分肯定?近日,笔者走进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了解其学生培养模式与办校特色。

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

南华与央视的结缘起源于该校举办的一次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去年12月,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系携手香港一家基金会在该校清远校区举办“公益文创产品成果展”,展出作品均出自该校学生之手。他们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从知名铅笔画家王芳芳的画作中进行部分元素提取、设计,制作成电脑包、鼠标垫、环保袋等。作品展出后大受欢迎,受到原作者王芳芳的高度评价,也吸引了央视等媒体的关注。

“学生的作品非常有创意,我们的文创设计团队将王芳芳和孩子们的‘艺术品’进行提取、设计,把美‘迁移’到了日常生活用品中。这样一个产、学、研的教改实践,对于学生,是一个从作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理论到实践,增强感性认知、提升专业设计能力的过程;对于教师,是一个了解社会需求,促进校企联合、创新设计思维、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过程。”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马栩生说。

令人惊艳的作品背后倾注了学校老师的大量心血。该校数字媒体系以培养设计人才为主,但入学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功底。“我们从基本的素描开始教学,再进一步教他们学习设计软件,学习色彩和包装设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字媒体系负责人冯圣媖说,等到学生有一定基础后,老师便引导他们进行作品创作。对于学生创作完成的作品,学校组织开展义卖活动,72幅作品义卖所得6600元全部捐献出去。“作品体现了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既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公益意识,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

根据市场变化与企业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是南华的办学特色,也是其学生大受欢迎的秘诀。“我们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一般在第五学期就被全部‘预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肖伟自豪地说。

肖伟透露,数字媒体系原为多媒体技术专业,侧重于平面设计和广告企划,后来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将专业改名。近年来APP手机应用软件的大量普及对相关人才需求显著增加,学院也顺势推出UI设计等课程,使学生精准对口“互联网+”时代下现代数字媒体行业的职业需求,培养“艺术+技术”的应用型设计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精准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去年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一次省级会议上,南华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会展策划与管理共四个专业的133名学生参与接待任务。

“接待重要会议,礼仪要求很严格,因为平时基本功学得扎实,保证最终零失误完成了任务。”带领学生参与该任务的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邓秋第说。她是该校酒店管理专业“白云班”2013级学生,2016年毕业后入职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为对接市场,精准培养实用型人才,南华从2008年开始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该校酒店管理专业率先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签订紧密型合作协议,实现了“订单式培养”,2017年被列入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企业为每名学生三年共提供3万元的助学金,学生进行“学工交替”的顶岗实习,毕业后优先就业。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入学就知道自己的职业方向,可以提前做职业规划。”邓秋第说,相比酒店管理普通班学生,“白云班”的授课老师大多来自企业,教学内容不仅贴近企业要求,而且专业性更强,学生的素质高,很快能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我们学校每年有超过40%的毕业生留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各主要部门。和企业合作提供定制化人才,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办学模式之一。”马栩生表示。

除订单培养外,南华探索“校+企、校+政、校+社”等多种合作模式。学校共与9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成立研究所、工作室,协同育人。同时,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学校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2017学年产学合作企业总数82个,比上学年增加5个;有合作企业的专业数占专业设置总数比例为57.78%;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为63.72%,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达41.6万元。

致力打造一流的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在对接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推动广东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在马栩生看来,一流的高职院校要有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生。“为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学校设立‘广东省总工会新生奖学金’,重点奖励就读的高分考生。其中,本科分数线第一志愿就读我们学校的新生,文、理科第一名各奖励5万元奖学金,本科线以上考生获得2万元奖学金,其他高分专科考生将获得5000元奖学金。”马栩生介绍,2017年,南华录取分数线超过广东省普高本科分数线考生共35人,共71名学生获得奖励,奖金总额达到100万元。

在专业建设上,该校设高水平专业广纳人才,提出“一院一特色”的专业办学格局。比如,该校应用法学与公共事业学院将毕业学生定位为最专业的律师助理,突破了专科学生不能参加司法考试导致职业发展受限制的瓶颈。商科类专业群中的会计专业群,除了与企业高度协同培养人才之外,更是将为企业、政府培训作为重点工作。

最具特色的是南华的“广东工匠学院”,工匠学院致力做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将劳模和工匠从工厂和企业请入校园,与专业课程高度衔接、与教育教学无缝对接;同时,工作室也承担了对一线工人的培训与继续教育的职责,“这种双向的输入与输出,真正体现了学校与办学主体——广东省总工会之间的依托性与服务性。”马栩生表示。

同时,为支撑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该校建立了专业群带头人及专业负责人机制。以专业群为基础厘清专业群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的责、权、利,发挥专业群带头人的“羊群效应”,将“专业群带头人+专业负责人”这一专业建设队伍机制固化。“不如此下决心,二级学院就很难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责任实体,学校就难以建设强有力的人才梯队。”马栩生说。

撰文:黄应来 程小妹 王艳

■学校名片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承担工会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两种功能。2016年8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办学性质由民办转为公办,2017年5月10日,教育部同意学校转为公办院校并更名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自2009年始,学校全日制在校专科生突破1万人,多年来一直维持万人规模。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学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共有15个系,在专业结构上以商科为主,兼含工科,涵盖经济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